有推-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络推广-论坛推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5|回复: 0

捐款讨好袁世凯,“背锅”拉拢孙中山:盛宣怀为追回家产有多拼?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247

帖子

7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3
发表于 2021-1-17 1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您:未获得智伍应用正式版的授权,部分功能受到影响!



尊敬的用户,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安装智伍应用旗下的产品,为了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云采集已经开始按天收费,建议购买200天,免费赠送400天,一共600天,平均每天仅需1.67元。


向用户收费是为了给用户更可靠的保障和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产品的正常运作、不断研发和改进,希望各位用户能够理解和支持。



购买正式版授权请打开下面的网址自助购买:
www.zhiwu55.com/authorization/buy_end_time.php?hzw_appid=90C0FA33DA81AF7A33332105074CE7CF



购买之后,自动开通正式版授权,新采集的内容不会再出现未购买授权的提示信息,同时智伍应用旗下所有含云采集功能的产品,都无需再次购买云采集的正式版授权,即云采集的授权可以在智伍应用的各个产品那里通用!


如果您已经购买了正式版,还是会出现未购买授权的提示,或者有其它问题,请联系智伍应用官方在线客服QQ/微信:2085244671




财产包括房产、地产、各项股票、各典股本存款和现款等,合计白银1349.3万多两。
一代官商盛宣怀,1916年4月27日在上海去世,身后所遗巨额财产立即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对盛宣怀遗产进行分割,由李鸿章之子李经芳、曾任民国国务总理的孙宝琦、袁世凯心腹杨士琦等盛氏好友,以及亲信、亲属等人员组成的遗产清理小组,对盛氏遗产作了全面的梳理。尽管财产清单以及清理处的会议记录等原始文件已不见,但复旦大学档案馆保存了这些文件的抄本。根据这些档案统计,盛宣怀的财产,包括房产、地产、各项股票、各典股本存款和现款等,合计白银1349.3万多两,可谓富可敌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由于被清资政院弹劾,时为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被迫于10月28日深夜恓惶离京。短暂辗转青岛、大连后,于年底避往日本,“养病”于神户,直至1912年10月回国。
避居日本期间,盛宣怀的千万家资,诸如苏州老家的房产、江浙沪一带的地产、江苏的当铺乃至汉冶萍公司、招商局等,基本上都为民军所控制。为了不得罪民军,也为了趁机复产,盛宣怀此前同意南京政府以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合作换取日方贷款的做法。但听闻民军准备抵押轮船招商局向日方借款时,他赶忙于1912年2月间写信恳求袁世凯予以保全:“闻招商局押日本邮社,昨付定银百万。船业码头落他人手,足制我死命。”
为了不被人制于死命,从1912年2月开始,盛宣怀着手追索自己的家产。当时的中国,实际秉权者,北方有袁世凯,南方有孙中山、黄兴和黎元洪等。在扑朔迷离的清末民初政坛中,盛宣怀为运作复产充分展示了其长袖善舞的一面。
真金白银讨好袁世凯

盛宣怀和袁世凯虽同在李鸿章门下,但素多不睦。袁世凯任清廷“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期间,盛宣怀曾经在李鸿章面前拆其墙角,以至李鸿章一度扬言要将袁撤职。后来,趁盛宣怀丁父忧之机,时为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夺走了招商局等的控制权。1912年3月,这些旧事为舆论界重新翻出,盛宣怀得知后,赶忙在日本向报界发表书面声明予以否认,强调“袁总统与余二十年前老友”。
内心里,盛宣怀深知袁世凯对自己心存芥蒂。在给亲家孙宝琦(孙宝琦的女儿嫁给了盛宣怀第四子)的信中,盛宣怀坦言:“吾老矣,吾言必不见信于项城”。
为此,他一方面建议孙宝琦向袁世凯进献办理治国节略,甚至为孙筹划节略的内容:先办外交,先修商约,将债务列入,取信于外国人,然后以大干路进行贷款,移缓就急,走出困境。
更为重要的,是动用真金白银,为袁世凯纾困。1912年4月间,江、皖大水。为了向外界树立急公好义的形象,给将来索产铺平道路,盛宣怀致信袁世凯,提出以自己价值150万元的汉冶萍公司创始股份3万股为抵押,向日本正金银行借款100万元,用于赈灾。
公义之外,盛宣怀着力更多的,是修复与袁世凯的个人关系。袁世凯3月10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积累名望,力邀孙中山进京,并腾出自己石大人胡同迎宾馆的官邸作为孙中山进京时居所,以示尊重,袁世凯自己迁往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3号)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办公。但铁狮子胡同只是办公之所,为此袁世凯不得不在附近寻找宅院安置家眷。他看上了与陆军部旧址一个胡同之隔的府学胡同1号院——盛宣怀宅第。
府学胡同1号院,本为李鸿章之孙、招商局董事李国杰所有。1910年盛宣怀进京出任邮传部尚书,此时正好奉调出使比利时的李国杰,便以七万五千两的价格将宅院卖给了盛宣怀。盛宣怀接手后,花了三万多两用于添造前后房屋。改造之后的宅院,“洋式楼房两重,虽不华丽,确是爽朗,住眷最宜;洋式家具均备,稍有花木,并有热水管。”最后,以十万五千两的价格抵在正金银行。
看房人没有透露是为袁世凯购房,正金银行便按原价出售,并限三个月内交清。袁世凯得知后作罢,改购为租。6月间,盛宣怀才得知此消息。正急于攀附袁世凯的他,在6月和11月总共发了5封电报、书信给孙宝琦,提出系列优惠条件:仍以七万五千两的原价出售,相当于赠送了改造房屋所花的三万多两;可以不必拘定付款日期,而且未付清之前,每月给正金的五百两利息由盛宣怀偿还;旧宅原有的马车一辆、青马两匹也送给袁世凯。
最终,袁世凯没有购买此屋,而是继续租用。1913年3月底,袁世凯搬至中南海办公,此屋由陆军总长段祺瑞接住。陆军总长的办公地点,即为清陆军部旧址。
袁世凯迁至中南海,个中原因,按其女儿袁静雪所言是防止刺杀。搬进中南海后,袁再未出中南海半步,直至1916年病逝。而盛宣怀4月间对袁氏此举则解读为:“总统移驻南海,示天下以镇定。此种手段,妙手偶得之。”
给孙宝琦的信中,他多次称赞袁世凯“措置大局,举重若轻”,甚至将袁世凯抬高到比肩华盛顿、拿破仑的程度。“实超秩乎汉高、宋祖而上之,方之华盛顿、拿破仑亦有过无不及。”与此同时,他也小心翼翼处理与袁世凯的关系。看到有报纸说自己和岑春煊联合起来反对袁世凯的报道,盛宣怀赶紧写信数纸,并请孙宝琦帮忙转交,以消除袁世凯对自己的猜疑。
这些举措,尽管一时难以让袁世凯下令归还盛宣怀的家产,但还是有着积极的效果。7月间,已出任袁世凯政府顾问的孙宝琦告诉盛宣怀,袁世凯已答应,“所有财产,允为尽力保护”。
主动“背锅”去夤缘孙中山

各方反对之下,孙中山最后不得不取消汉冶萍公司与日方的合作。由于此前南京政府已经表示同意,因此孙中山一度担心盛宣怀以此为借口拒绝取消合作,故特意发电报给盛宣怀加以解释:之所以取消,是因为日方交款迟缓,违反合约在先,要盛宣怀“万不能以已由政府核准为借口”。
盛宣怀还有与日方合作之意,计划派属下进京运作,但他深知,之前只是南京政府口头答应,如今袁世凯已接任临时大总统,合同自然需要袁世凯核准。因此,他顺水推舟卖给孙中山人情,表示将通知召开汉冶萍公司董事会决议中止合作,并有点言不由衷地对孙中山说,“如此重要实业终能完全保存,实为中华民国幸福”。3月29日,在给孙中山的信中,盛宣怀再度保证:“一人愿负责任,不得另生枝节。”无论如何,此事将能增进孙中山对盛宣怀的好感。
双方接洽期间,1912年1月,孙中山通过他的代表告诉盛宣怀:盛氏被没收的财产,“动产已用去者,恐难追回;不动产可承认发还”;2月,孙中山又给盛宣怀去函,表示将与袁世凯沟通,努力促成盛宣怀回国。
盛宣怀在袁世凯与孙中山之间左右逢迎。此前,他已向袁世凯北京政府许诺捐款100万元赈济江、皖水灾。3月,他去信感谢孙中山帮忙保全吴中祖业的同时,提出要以家族产业做抵押,向日商借款帮南京政府赈济。
但与直接告知袁世凯捐资百万不同,老谋深算的盛宣怀没有直接告诉孙中山捐助额,明显是前后有别。而且,盛宣怀捐资赈灾,明显带着趁机复产的意图——捐给北京政府的100万元,以汉冶萍股份做抵押;后来答应给南京政府的30万,则以江苏各地的当铺和地产抵押。言外之意,要想落实赈济款,首先得让这些产业回到盛宣怀的名下。
3月17日,在给上海商会会长陈润甫、上海三新纱厂总办陶湘的信中,盛宣怀就直言,“现拟将该产筹押洋三十万元捐赈,请即……速电苏、扬各都督,将久大、肇大等典及地产仍归原业主执管,以便赶办。”



四处碰壁后欲挟洋复产

1912年三四月间是盛宣怀谋求复产最为艰难的时刻:一方面,他运动袁世凯、孙中山复产尚无确切消息——尽管孙中山屡屡表态,但江苏督军对归还盛产并不热心;另一方面,新任国务总理唐绍仪指盛宣怀捐赈为“画饼充饥”。这无疑令盛宣怀复产之路蒙上了阴影。
孙中山曾于2月3日令内务部保护人民财产,又于2月27日下令要审慎查封民众房屋和查抄财产,但当盛宣怀派人去和江苏都督庄蕴宽接洽收回盛家当铺等时,对方答以尚未收到发还公令,难以办理。3月底,盛宣怀致函孙中山,希望给江苏和江北两位都督下令发还,但随着孙中山4月1日解职,此事变得不了了之。
为了走通庄蕴宽的门路,盛宣怀还通过江北都督蒋雁行的秘书长张春帆进行疏通。张与盛宣怀属下陶湘关系甚笃。受陶湘之托,张春帆在因公干拜会庄蕴宽时,带去了盛宣怀希望收回家产的呈文。但庄以财政司反对为由,没有答应。
事后得知,财政司里反对的,多是支持革命、态度激进的年轻人。而据陶湘等分析,财政司之所以批驳,是因为盛宣怀提出要捐的当铺财产,其实已被江苏有关方面花掉。如今盛宣怀提出将这笔钱用于赈济,这意味着江苏方面须重新筹款,否则就会背上侵吞赈款的骂名。这点,无论如何,江苏方面是不愿意的。
1912年3月间,唐绍仪当选国务总理。本来,盛宣怀认为唐与其为旧交,如今大权在握,当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但事实很快证明,唐绍仪非但没有帮忙,还对盛宣怀画饼充饥式的捐款赈灾颇有微词。唐绍仪认为,时局动荡,汉冶萍股票根本不值钱,很难抵押到100万元,并直言“某公皆属空谈,无济于事也”。唐绍仪虽然没有点名,但这里的“某公”,显然指的就是盛宣怀。
就在盛宣怀四处碰壁之时,前清高官家产得以归还的消息不时传出:5月间,前两江总督张勋的家产被发还了;弃城逃跑的湖广总督瑞澂在江西瓷业公司的股份发还了;胡雪岩所创办的杭州胡庆余堂,此时为前山东藩司志森所有,经志森呈请,袁世凯同意发还,还批示“照原呈发还……以彰大公”。
如同当初让英、法、德、美、日五国护送离京一样,情急之下的盛宣怀,又想到挟洋自重的故技。1911年12月间,盛宣怀就让钦其宝将51张、约计250多亩地的契约,送至外国领事署公证,以图保全。1月间,他给日本人、三井物业上海支店长森恪以任命状,由其代表自己处置自己名下财产。
此期间,他曾动过借日方之力逼迫民国政府归还家产的念头,但遭到李维格等亲信、儿子盛同颐等亲朋的一致反对而作罢。李维格在3月间告诉盛宣怀:“断不可借外力,以免再激他变。”盛同颐也说:“骤由日人出面,无论有效与否,恐群其反对……万一决裂,几无立足地。”
3月底,英国通和洋行向盛宣怀建议在香港注册公司,并将名下家产等转移至该公司名下,由通和洋行负责打理。如此,英国政府便可出面索产。但通和洋行的建议很快遭到上海都督陈其美的反对而中止。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建议盛宣怀通过起诉江苏省及都督庄蕴宽索回家产。盛宣怀侄子盛国华就说,“倘江苏反对,尚可在法部提起诉讼(新刑律有此一条)”。至于起诉庄蕴宽,盛宣怀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但已私下嘱咐幕僚吕景端在上海找一些熟悉法律的人士起草文章,驳斥庄蕴宽不肯发还家产的理由。
就在彷徨无助之际,7月间,盛宣怀收到孙宝琦来函,获悉了袁世凯答应尽力保护盛氏家产的表态。孙宝琦在信中说:“总统谈及,南来诸人尚多不满意于庆、泽、那、盛(即曾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奕劻、曾任度支部大臣的载泽、曾任内阁协理大臣的那桐和盛宣怀),总统力辟之,始息。目前不如暂在日本,所有财产,允为尽力保护。”盛宣怀捧读之下,“不胜感激涕零”。
从此,盛宣怀复产之路柳暗花明。
再捐巨款,终成功复产

1912年4月,程德全接替庄蕴宽,出任江苏都督。程德全原为南京政府内务总长,2月间内务部保护人民财产通令,就是程德全所颁,其中规定:“前为清政府官吏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证据,已在民国保护之下者,应归该私人享有。”盛宣怀趁机致函程德全,希望能归还盛氏家族在江苏各地的当铺,并重申愿将自己名下的典当股份“银六万二千七百余两、钱十九万九千余、洋二千元”捐出赈灾。
7月间,陈其美在给通和洋行下指令明确反对后者接管盛氏财产的同时声明:“此产即属盛氏,亦本有管业之权,何必托名洋商转滋口实。”这是地方都督中,第一次承认盛宣怀对盛氏产业依然有处分、管理之权。对盛宣怀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10月,盛宣怀从日本返回上海,即着手追索家产。11月,他以普通公民身份,向江苏都督程德全呈请发还家产。题为《公民盛宣怀为呈请事》中,盛宣怀先陈述了“一家兄弟子侄以及亲族交游所有田、房、典、股等动产、不动产,靡不株连查封”的情形,同时强调所加的罪名多是“抽象之辞,绝无反对国家之事实”。
盛宣怀文中还批评前任江苏都督庄蕴宽拘泥于时间先后而不肯发还,并在最后搬出孙中山3月间“允保护维持”的信件,袁世凯于五六月间发布的保护人民财产、保护旗民财产的命令作为依据,要求程德全呈报总统袁世凯,将盛氏家族的公私产业发还。在《呈请》中,盛宣怀强调自己“虽号素封,财无不义”,理直气壮地要求发还家产。
盛宣怀此前提出以当铺股份作为捐款,这些资金早已被江苏各级政府花掉,也因此,程德全依然拖着不予批准。尽管在给孙宝琦的信中,盛宣怀多次抱怨江苏方面对袁世凯指令阳奉阴违,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11月23日,他致函程德全,在捐出典当本金、股份之外,再以洋票十五万元、汉冶萍公司股票一千七百股抵押,筹措20万元,用于地方善举。
有钱能使鬼推磨。12月10日,江苏都督程德全颁布政令,同意发还盛宣怀家产,“盛宣怀请发还没收公私产业由,呈悉。准将该公民所有公私产业发还”。为了这短短一行字,盛宣怀前后运作了一年的时间。
尽管宝山县境内地产收回时小有波折,但总体顺利,至1913年10月,江苏产业基本收回。从1913年7月开始,盛宣怀着手收回浙江的产业,主要是在杭州西湖附近购置的百亩地产。鉴于自己和浙江都督朱瑞并无深交,5月间,他先致函日本驻杭州领事深泽暹,请他先在朱瑞面前疏通。1914年2月,杭县县公署发布关于发还盛氏产业的处分令。这表明,盛宣怀在杭州的产业已顺利收回。
1914年7月30日,盛宣怀的盛杏记公司与朝日商会在上海签订合同,宣布1912年所签的由朝日商会保护盛氏家族财产合同作废。合同透露,盛宣怀曾将“盛杏记苏州、南京、杭州、湖北各地基并江苏各典当以及各市房委托朝日商会保护”。如今,合同的作废意味着盛宣怀追索家产之事告一段落。此时,距他1916年4月去世,已不到两年。
索产过程充分显示了盛宣怀的老谋深算,他采取了抓大放小的原则。索产过程中,盛宣怀得知:自己在无锡的典当铺被革命党人秦琢如等勒提了8万多元。这笔钱,他“慷慨”地表示不予追究,捐给地方作慈善。只是在私底下,他于1913年10月致密函给江苏都督张勋,要其下令秘密缉拿潜回武进县的秦琢如,以泄心头之恨。
当铺损失近10万元,加上捐给北京政府的100万元、捐给南京政府的30万元、捐给江苏方面的20万元,为了索回千万家产,盛宣怀“捐出”了将近160万元。另据盛宣怀统计,还损失了从1911年11月到1912年12月一年多的租税(浙江田亩更是延至1913年7月)。与近1400万家财相比,这一“抓大放小”无疑是相当划算的。
索产过程中,盛宣怀抱持“定力”,始终专注于袁世凯,与孙中山虚与委蛇,对黎元洪、黄兴等则从不看好。侄子盛国华在索产过程中表现得颇为活跃,先是主动请缨,想通过黎元洪弟弟的关系到黎元洪面前运动,1912年5月间还告诉盛宣怀,“临时总统八个月任满,将来正式选举大总统,必为黎宋卿(黎元洪,字宋卿)所得。南北舆论均注意于黎”。此后,盛国华又表示,当年曾为程购办在上海酱园弄的房屋、家具,可帮忙疏通程德全关系;还告知自己结交了共进会首领、湖北军务司副司长张振武,张此次奉调进京,将受到重用;并建议盛宣怀走南京政府陆军总长黄兴的门路,以求复产。
盛国华的这些建议,盛宣怀均未采纳。其实,张【*****智伍应用提示您:未购买正式版授权,功能受到影响!!请根据最上面的引导提示,自助购买正式版授权,自动开通!!在线客服微信:ccccyyyy4444,官方网站:zhiwu55.com*****】,8月即被袁世凯所杀,也被黎元洪所弃。至于临时大总统届满后,代之者也是袁世凯,而非盛国华所看重的黎元洪。这些,都表明盛国华在政治上的幼稚,更显出盛宣怀的老谋深算。
至于盛宣怀在北京的房产,虽然传说甚多,比如什刹海的竹园宾馆、灵境胡同7号、东四九条23号等,但据复旦大学所藏的盛氏财产清单抄件,只有府学胡同1号和临清宫两处。根据笔者的调查,今天的府学胡同1号为部队所用,临清宫的房产则早已被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师导航|好狗导航|自动秒收录|有推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3:34 , Processed in 0.01848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