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络推广-论坛推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4|回复: 0

重塑阿里安笔下的亚历山大:形象再度焕发光彩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240

帖子

7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1
发表于 2023-6-5 08: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亚历山大远征纪》是研究亚历山大大帝的重要历史文献。作者阿里安在这本书中塑造了亚历山大的英雄形象和国王形象,旨在树立文学、道德和事业的典范,提升亚历山大及作者本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这些形象反映了作者个人经历、罗马帝国的社会现实以及希腊的文化传统,是阿里安融合真实与善良思想的产物。


亚历山大大帝是公元前356年至前323年的马其顿国王,他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跨越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他是公元前4世纪后期西方历史的核心人物,备受学者的关注。最早记录亚历山大远征的是他的随从和部下,但这些记载已经散失。
现代学者主要依靠五位“亚历山大史家”的作品来研究亚历山大。由于史料来源、立场和写作手法的差异,这五位史家对亚历山大的形象有所不同,进而影响现代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判。


其中,阿里安约活动于公元89年左右的《亚历山大远征纪》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现代学者相信阿里安的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将它视为对亚历山大的“可靠传统”史料。
我们将以《亚历山大远征纪》为基础,分析阿里安对亚历山大形象的塑造,以此进一步阐明阿里安《远征纪》的写作特点。


<<·——英雄形象——·>>

亚历山大与英雄的关系是古典史家热衷探讨的话题。根据古希腊和马其顿的传说,亚历山大的父系被认为是赫拉克勒斯的后裔,而母系则是阿喀琉斯的后裔。亚历山大本人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将自己视为阿喀琉斯,并钟爱荷马的《伊利亚特》,追求英雄式的生活。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亚历山大的祖先与古代英雄和神灵有所联系,这些故事和传说主要是为了增强他作为英雄和伟大征服者的形象,而并非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这些故事强调了他的特殊身份和神性,并传达了他在远征过程中得到神的眷顾的信息,从而突出了他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阿里安在《远征纪》中延续了这种观点,塑造了亚历山大的英雄形象,并关注了亚历山大的神性。他首先承认亚历山大是神灵和古代英雄的后代,并关注了亚历山大的世系。


在特洛伊时期,亚历山大向普里阿摩斯献祭,并请求饶恕纽多利马斯的后裔,即亚历山大自己。他还特意前往阿喀琉斯的墓前献花。在伊苏斯之战前,他免除了马卢斯城的赋税,因为马卢斯城是阿尔戈斯的殖民地,而亚历山大则是阿尔戈斯赫拉克勒斯的后裔。


在埃及,他渴望将自己的身世追溯到阿蒙神那里。他在神庙里得到了符合心愿的回答,从而正式成为阿蒙神的后裔。在印度,当他决定全军班师回国时,他按照习俗向祖先赫拉克勒斯、阿蒙神及其他神明祭酒。作为神灵的后代,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多次受到神的眷顾。


然而,这些故事和神话元素主要是为了彰显亚历山大的伟大和与伟大神灵和英雄的联系,强调他作为英雄和征服者的地位,并增强他的声望和影响力。尽管史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无论真相如何,亚历山大的成就被视为对神灵的回报。


阿里安认为亚历山大的志向远大,渴望建立超越神灵和英雄的业绩。他描写了亚历山大在特洛伊给阿喀琉斯献花的行动,以此表达了亚历山大对事业的追求,并将其视为征服波斯、建功立业的开始。
在叙利亚海岸,亚历山大梦见赫拉克勒斯带他进入推罗城,占卜也预示着这是建立功勋的好机会。


在埃及、中亚和印度的故事中,亚历山大追溯祖先、参拜神灵以及攻克难以征服的城市都是为了展示他与伟大神灵和英雄的联系,并强调他超越常人的事业追求。
在《远征纪》中,阿里安的目的是弘扬亚历山大的伟大成就,并将他塑造成英雄。他将亚历山大视为与古代英雄并肩的人物,值得后人歌颂和崇敬。阿里安延续了荷马的文学传统,通过描写亚历山大的英雄事迹,使自己成为亚历山大的"荷马",并将他的事迹讲给世人听。


<<·——国王形象——·>>

在《远征纪》的前期,亚历山大展现了一个宽容、仁慈的国王形象。作为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的国王,他的目标是带领联军进攻波斯帝国。然而,在远征的后期,亚历山大逐渐成为一个征服世界的帝国君主,这导致了他国王形象的明显变化。
少年亚历山大

作者阿里安在描述亚历山大的行动时,强调了他的忍耐力,塑造了一个宽容、宽大的形象。例如,在底比斯叛乱发生时,亚历山大听到消息后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他回军迅速赶往底比斯城,但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


相反,他想给底比斯人时间来反省自己的错误,希望可以通过开诚布公的谈判解决问题。他还在卡德米亚卫城外驻守,以支援被围困的守军,表明他依然希望与底比斯人和平共处,而不是相互对抗。
尽管有些底比斯人试图与亚历山大和解,但造反者和彼奥提亚同盟的官员并不同意。然而,亚历山大仍然选择不攻城。阿里安在书中三次强调了亚历山大的忍耐,表明他对与底比斯人对抗并不是主观意愿,而是出于对局势的考量。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围攻哈利卡纳苏斯期间。亚历山大下令进攻是为了保护他的部下,而当城墙出现缺口时,他罕见地放弃了一举获胜的机会,希望保全城市并达成和约。这些行动显示出亚历山大的宽容和温和,他并非一味追求征服和毁灭,而是考虑到部下和整体局势的利益。
这些情节强调了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的宽容和仁慈,以及他对和平解决问题的努力。尽管在后期,随着征服对象和范围的扩大,亚历山大的国王形象发生了变化,但在远征的前期,他展现出了一个有远见、有同情心的国王形象。


甚至在波斯人烧毁房舍之后,亚历山大也要保护市民。 阿里安把他看作希腊人的保护者,塑造了亚历山大的正面形象。随着远征不断深入,亚历山大的形象也开始发生变化。曾经的亚历山大与马其顿人是相对平等的。亚历山大允许上兵返乡与家人团聚,还相信自己的医生不会被敌人收买。 这些行为使他深得马其顿人拥戴。但是在波斯帝国灭亡之后,阿里安认为亚历山大开始受到蛮族习俗的影响。


曾经宽容大度的国王被东方化的专制君主所取代。在埃及的时候,亚历山大不相信菲罗塔斯会参与谋反。后来亚历山大却因菲罗塔斯“知情不报”而严厉地批评了他。马其顿人顺势将菲罗塔斯处死。此时亚历山大怀疑菲罗塔斯之父帕曼纽也参与了此事,就派手下处死了这位老将。


曾经“相信朋友、不怕死”的亚历山大开始变得猜疑而专断。 后来,亚历山大将杀害大流上的凶手贝苏斯残忍折磨至死。阿里安“不赞同这种极端的刑罚,因为残毁躯体是蛮族的习俗”。他承认亚历山大的成就,但也认为亚历山大开始不能“控制自己”。
有一次亚历山大忘记献祭狄俄尼索斯。此时的他已经染上了酗洒的风气。在洒宴上,克利图斯批评那些泰承亚历山大的小人,还说亚历山大的成就是全体马其顿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亚历山大很愤怒,失手将克利图斯刺死。但亚历山大不像其他国王一样掩盖自己的错误,而是几天不吃不喝,反省自己。阿里安觉得这一举动值得称赞,认为亚历山大不会搪塞狡辩,而是能勇于承认自己是人不是神。


亚历山大想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中间推行鞠躬礼。这种礼节在波斯人看来是正常的,但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看来则非常不妥。因为在希腊文化中,只有神灵才能享受鞠躬礼。因此他的提议遭到卡利斯提尼的反对。他虽然对卡利斯提尼很不满,但碍于马其顿人集体的态度,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在处理赫摩劳斯的谋反事件时,他认为卡利斯提尼也参与其中,借机将卡利斯提尼处死了。几年之后,在欧皮斯城,亚历山大想解散马其顿上兵,并按照马其顿人的方式训练波斯青年。他甚至还将波斯人与马其顿人同等看待。


他的做法招致了马其顿人的不满,于是他处决了一些马其顿人,马其顿人与亚历山大之间的平等关系彻底破裂。不过最终,亚历山大顾及旧情,与部下和好。
亚历山大的国王形象大体是正面的,但其中蕴含了阿里安对亚历山大的道德评价。他试图回答国王应该如何行事这一问题。他以斯多葛学派的立场评判亚历山大的行为,认为人是否幸福与能否控制自己息息相关。亚历山大的确是个成功的征服者,但在远征的后期,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通过亚历山大形象的转变,阿里安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替亚历山大掩盖罪责。如果说英雄形象表达了亚历山大的神性,那么国王形象就体现了亚历山大的人性。
既然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那么亚历山大的行为就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苛责。阿里安尽量不直接批评亚历山大,以免损害亚历山大的光辉形象,并且缓和他人对亚历山大的批评。


<<·——结语——·>>

《远征纪》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亚历山大个人的形象,而非远征军的群像。在阿里安看来,这本书既是英雄的成长史,也是将军的征战史,更是国王的统治史。与普鲁塔克不同的是,阿里安没有赋予亚历山大使命感,将他视作希腊文化的传播者。
与狄奥多罗斯不同的是,他也没有将亚历山大的征服置于普遍历史的一个阶段。阿里安更关注的是个人形象的塑造,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希腊世界的变化。


亚历山大个人的统治改变了传统希腊社会,这在《远征纪》中得到体现。现存的亚历山大史家的作品主要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晚期至帝国初期这一时间段。罗马社会由共和制向元首制的转变使亚历山大重新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远征纪》中的亚历山大形象是史家追求事实真实与道德善良相结合的结果,阿里安用自己的话说就是“忠于事实,于人有益”。然而,我们不能用现代意义上的史学追求真实来解释这种书写模式。无论是英雄形象还是道德楷模,都只是阿里安心目中的理想形态。


在这种写作模式中,有时会以求善为前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求真。亚历山大的形象服务于阿里安的写作目的,以塑造典型为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阿里安使用了隐恶扬善的手法,在不损害亚历山大形象的前提下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批评。
这种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传统,因为亚历山大本人的政治宣传活动为后世的写作奠定了基调,所以与亚历山大相关的文献总体上都是对他的赞美,很少有批评的声音。


史家出于自身的立场和写作目的,会对亚历山大的形象进行再创造。阿里安以托勒密、阿里斯托布卢斯等人的作品为基础材料,吸纳其他作家的合理成分,再结合自己的创作目的,撰写了亚历山大史。因此,阿里安的《远征纪》既没有简单地照抄托勒密的观点,也不完全是阿里安的虚构。它是亚历山大形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历史文献与现实社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简明世界通史[M].李纯武,严志梁等 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 哲学史讲演录[M].[德]黑格尔,G·W·F· 著;贺麟等 译.商务印书馆.1957
[3] 希腊哲学精神的写照——读《名哲言行录》有感[J].王晓阳.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师导航|好狗导航|自动秒收录|有推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21:35 , Processed in 0.13981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